宫玉振:围棋与象棋的区别——谈《孙子兵法》中的“全胜”理念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观点

宫玉振:围棋与象棋的区别——谈《孙子兵法》中的“全胜”理念

 

 

本文选自北大国发院宫玉振教授新著《善战者说——孙子兵法与取胜法则十二讲》(中信出版集团)第三讲“全胜”。

 

 

 上面两讲,我们讲的是组织的管理。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开始讲战略的9个理念。我们首先讨论《孙子兵法》中最核心的理念:全胜。

全,就是十全十美的意思。顾名思义,全胜,就是十全十美的胜利,最完美的胜利。什么是最完美的胜利?显然就是不用打就能赢,不战而屈人之兵。

关于取胜,孙子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打仗就是这样:你让对方的国家完整的降服,为你所用,这是最高的境界。你攻破了对方的国家,然后你才取得胜利,这是次一等的境界。你让对方的军队完整的降服,为你所用,这是最高的境界。你打败了对方的军队,然后你才取得胜利,这是次一等的境界。依次类推,一直到卒伍都是如此。

在这段话中,孙子提出了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就是“全”和“破”。

孙子提出了很多原创性的概念,像奇正、虚实、专分、形势、攻守、迂直,等等,也包括全破。这些都是孙子兵法中很核心的理念。

什么叫“全、破”呢?全就是圆满,破就是残破。全和破是指两种不同的胜利。

战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战争是一种暴力的对抗,而暴力的对抗往往会让对抗的双方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汉代的李广利伐大宛厉不厉害?厉害,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但第一次伐大宛,汉军士卒剩下的不过十分之一。第二次伐大宛,6万人将近5万人没有回来。近代的英国人打仗厉不厉害?厉害,几乎打遍全球无敌手。但一场布尔战争,让英国人耗费了2.2亿英镑。英国人虽然赢了,但国库却几乎打空了。

所以西方有著名的“皮洛士式的胜利”的说法,来专门指战争中那些花费巨大代价才获得的胜利。皮洛士是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曾经率军入侵意大利与罗马人作战。在赫那克里亚会战和阿斯库伦会战中,皮洛士两次打败了罗马军队,自己却也遭受了重大伤亡,尤其是损失了大量的军官与骨干。所以当会战结束后,当有人向他祝贺胜利时,据说皮洛士叹息着说:“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就没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回国了。”

如果你打败了对手,但是自己已经损失惨重。如果你取得了天下,但是天下已经残破不全。这样的胜利、这样的天下,有什么意义呢?

企业竞争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但是整个的行业已经被打烂了,这样的胜利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行业中不断升级的恶性竞争,一步步演化成竞争者的彼此伤害,最终使整个行业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从而陷入孙子所说的灾难性的“破”的结果。

企业竞争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单纯地打败对手。理性的竞争,是为了给自己的企业创造一种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孙子看来,“全”和“破”是两种不同的理念,两种不同的思维,两种不同的境界,也是两种不同的结局。

军事学的概念总是比较抽象的,不太好理解。打个比喻,就好懂多了。美国有个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叫麦克内利,他曾经用下棋来帮我们理解什么叫“全”和“破”。

他说西方人喜欢下棋。下什么棋呢?国际象棋。国际象棋怎么下?吃子。目的是通过不断消灭对方的棋子来取胜。游戏开始的时候,棋盘上布满了棋子。但下完棋、胜负已分的时候,整个棋盘上没有几个子了,只剩下了残破不全的棋局。

他说这就叫做“破”。

中国一般老百姓也下象棋,但中国真正的高手下什么?围棋。围棋怎么下?围棋如果你是着眼于吃对方的子,你永远成不了高手。围棋要学会布局、造势。棋手着眼的是不断演变的大局,而不是一时的你死我活。所以围棋往往是你下你的,我下我的。半天都不发生冲突。

在围棋中,你不能通过无休止的吃子来打败对手。只知使用相互伤害的手段,是永远也赢不了棋的。事实上在高手对局中,通常没有几个子会被吃掉,你只需要占领最大面积的地盘就可以了。吃子反而是次要的目标。

而且更重要的是,与象棋相反,围棋在游戏开始的时候,棋盘完全是空的;但游戏结束的时候,整个棋盘却是满的。

麦克内利讲,这就是“全”。

竞争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学会围棋的思维,而不是象棋的思维。

不要一提竞争,就想到简单的对抗、冲突。高手从事的竞争,从来不是这样的竞争。所以孙子讲:“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百战百胜,不是高手的最高手。不用打就能赢,这才是高手中的高高手。

乍一看,孙子的理念,好像跟我们平常人的观念不太一样:百战百胜,多好的将军啊!哪一个管理者不希望自己手下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啊?为什么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百战百胜”的重心在哪里?“战”。“战”就是对抗,就是冲突。不断地通过对抗、冲突的方式来取胜,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消耗。

战争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你赢了眼前,却输掉了长远;你赢了局部,却输掉了全局。

管理中也有同样的情况。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朋友:口才极好,辩才无碍,又好胜之心很强。跟人家辩论的时候,一定要争出个胜负高低。结果呢?

你跟客户辩论,赢了辩论,但你失掉了生意。你跟领导辩论,赢了辩论,但你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你跟团队辩论,赢了辩论,但是你失去了别人的支持。你跟家人辩论,赢了辩论,但你伤害了感情。

过于陷入局部的争夺,反而会失去对全局的把握能力。用对抗的思维去处理事情,即使赢了,往往也是残局。

竞争者当然要关注竞争与对手。但是过于关注对手,你的眼光就会被对手所限制。太强的竞争与敌对意识会限制你的视野和格局,影响你的判断与思考,以及你的策略选择,让你陷入跟对手较劲的死结中不可自拔。

真正的高手,不会只盯着一时的你死我活,而是着眼于不断变化的大局。

如果你回顾一下你自己或者周边朋友的职业生涯,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刚刚入职的时候,或者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你经常会看重每一场的胜利,并且为了每一场胜利都是不惜代价,全力以赴。

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并不是每一场胜利都那么重要,也并不是所有的胜利都只有通过对抗的方式来取得。有时候非对抗的方式,甚至合作的方式,会让你代价更小,成本更低,赢得更多,结果更加完美。

 

 

 

 

关于胜利,孙子讲过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他说:“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真正高手所取得的胜利,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战功。

我的老师吴如嵩先生讲,他有一次跟俄罗斯汉学家克平女士交流,克平女士说她非常喜欢孙子兵法的一个理念:佩戴勋章最多的将军,不是最好的将军。吴老说他当时一楞,《孙子兵法》原文中并没有这句话。但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对“无智名、无勇功”最好的解释吗?

所有的勋章都是打出来的。不需要打就能赢,才是将军的最高境界。

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是战术家。着眼整场战争去布局,是战略家。超越战争去思考战争,才是政治家。

我们前面提到的皮洛士,毫无疑问是一名优秀的战术家,然而却缺乏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因而取得了无数轰轰烈烈的战绩,却无法赢得持久的胜利。

可惜的是,历史上并不缺乏皮洛士式的悲剧。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德国军队的战术向来都是大胆而精明。几乎没有任何军队可以在战术的优异方面与德军相比。

但是,当1918年和1945年两度尘埃落定时,德国军队证明自己是政治无能且战略无方。其战术与作战的优异表现,无法补救政治与战略的错误。相反,德军卓越的战术能力,最终只是让所有交战方都蒙受了更惨重的损失。

在战争史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战术层面一时的胜利,恰恰导致战略层面的全盘皆输。

就像二战中日本轰炸珍珠港一样。从战术上来说,偷袭珍珠港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突袭之一,然而从战略上来说,却是日本军国主义走向灭亡的开始。

基辅会战也是如此。基辅会战是二战时期最大的包围战,苏军5个集团军被消灭,仅被俘就达到了65万人。德军缴获3500门火炮,还有900辆坦克。希特勒得意地称这场会战为“世界战争史上最伟大的会战”。

然而这场会战,却使德军失去了占领莫斯科的最好机会:德军因为基辅会战而丧失了两个月的宝贵时间,等到德军发起莫斯科战役时,已经是10月份了。先是秋雨导致德军寸步难行,接下来是严寒导致德军几乎失去了战斗力。而苏军方面,则因为这两个月,得到了宝贵的动员西伯利亚预备队的机会。

德军的莫斯科战役由此失败,德国在三到五个月内征服俄国的计划由此破产,而德军的“闪击战”时代,也由此宣告结束。德国陷入两线作战,从此也就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

曾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的哈尔德上将认为,基辅会战是“东方战役中的一个最大战略性错误”。鲁道夫·霍夫曼将军后来也总结说:基辅战役“偏离了大方向”。

企业也是这样。有太多企业,就是因为太看重短期的业绩,反而损害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所以,不要为了战术的胜利而偏离了你战略上的目标。也不要用简单的战术组合去取代真正的战略。一系列看来合理的战术调动,恰恰可能给你带来的是更大的战略灾难。用雷军那句话就是,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而比战略懒惰更可怕的是:战略上出现了问题,却茫然不知,或不愿承认,甚至把问题甩锅给下属,甩锅给团队。因此就不是去解决更根本的战略问题,而是企图通过战术或执行层面的努力来挽回局面。

二战后期,面临战略上的困境,希特勒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新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以及发起成功的战术性行动上,比如说那场孤注一掷的第二次阿登战役。

然而希特勒的命运告诉我们,不解决战略层面的根本问题,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战术与执行上,最终只会让你更有效地去做错的事情。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