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7:中国经济的全方位思考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宏观

展望2007:中国经济的全方位思考


 

——第四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和谐与发展圆桌讨论会暨《展望中国2007》新书发布会

    “最早时期的经济发展仅仅包含经济总量增长,然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来,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未来的生存环境为代价,再到后来认为发展要inclusive,即要让最低阶层的人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我们现在所提出的和谐发展,对上面的三个概念有所继承,也有所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如是说。2007年2月2日,第四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和谐与发展圆桌讨论会暨《展望中国2007》新书发布会于bimba mba(朗润园)万众楼成功举行,林教授及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出席并主持了本次讨论。

    中国经济展望论坛自2003年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庆典以来已经举办了四次。经济展望论坛在和bimba mba的组织下,在搜狐网、金融界、前沿讲座、联合技术公司、中信出版社以及新浪财经等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专家学者云集、多维学术观点的相互摩擦与启发使得该论坛成为每年最受期待的文化盛会。

 

2007年中国经济展望论坛讨论简介

    本次论坛的讨论部分于2006年12月12日至2007年1月5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行,期间共举行了12场讨论会和1场年度专题讨论会,邀请了33位嘉宾,不仅包括国内知名学者,同时还有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企业界著名人士等。

    专家们就中国的汇率问题、中国转型的成就与问题、资本市场变革、金融改革、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东亚经济一体化、新贸易形势下的全球战略、宏观经济走势、医疗体制改革、财税政策改革、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企业创新与制度创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13个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展开了坦诚、自由、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回顾2006年经济热点,展望2007年经济和政策走势,以及未来改革的重点和发展的机遇。

    而本次会议作为前面13场讲座的总结和升华,十余位大腕级的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针对中国在目前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国际、国内问题纷纷建言献策。4个小时的探讨荟萃了大师们针对经济各个层面的真知灼见,他们相互之间观点思维的激烈碰撞更是为到场的各界朋友们奉献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精神盛宴。

论坛日历(forum schedule):

 

时间

论坛主题

论坛嘉宾

06-12-13

转型中国:成就、问题与选择

陈平、崔之元、赵晓

06-12-20

2007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预测

何小锋 曹远征 祁斌

06-12-20

入世5周年,后过渡期金融业变革

霍德明 沈明高 唐旭

06-12-21

能耗、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陈功、周大地、查道炯

06-12-29

中国发展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李克、施建淮、张燕生

06-12-29

新贸易形势下的全球战略展望

卢锋、李稻葵

06-12-29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王小广、宋国青

07-01-04

医疗卫生“发展前景”

李玲、刘俊

07-01-04

房地产业发展与房改策略

陈淮、顾云昌

07-01-04

财政和税收政策(土地财政)

平新乔、贾康、刘守英

07-01-05

企业创新与制度创新

杨壮、黄鸣

07-01-05

社会保障发展和全面社保前景

姚洋、郑功成

07-02-02

发展与和谐 挑战、机遇与对策

林毅夫等17人

 

 

上半场:发展与和谐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和谐中庸向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庸》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说,即人能够和谐处事,世界万物都的运行都会井井有条。”林教授在和谐与发展圆桌讨论会上半场发言时直接点题。上半场专家们于是从宏观层次上对中国经济的和谐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交换了意见。“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引用毛泽东的诗句概括了自己的看法。陈认为全球化背景的和谐发展之下是深刻的竞争,其与以往一方胜出的排他性竞争不同,并存共优,兼容多元是其特殊之处。在目前世界情势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竞争。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

    第一,资源的竞争。近几年,围绕能源所进行的国际重大事件屡见不鲜。美伊战争,俄罗斯与白俄罗斯针对天然气价格的争论,以及胡锦涛主席访问南美洲等等一系列活动背后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有能源问题的影子。在全球经济对资源的需求愈演愈烈的今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资源竞争不会缓解。第二,饭碗之争,即就业之争。目前刚刚开始的十一五建设中,贸易摩擦经常被提及。贸易问题根本是就业问题。近年来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事件基本都已就业受影响为理由。的确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正在将全世界的就业岗位逐渐转移到国内,在07年这一趋势也不会缓解。第三,资产定价权之争。近几年能源如石油,原材料如铜,以及不动产、金融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的剧烈程度是可以用前无古人来形容。在这一过程中,拥有资产价格制定权的国家毫无疑问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的分析具有非常浓重的实证性色彩,不禁让人联想起他在中银海外上市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朱认为07年全球经济周期正处于中期调整,全球经济的增长都会比较平稳,就业形势比较乐观。然而国际经济在平稳增长的同时,风险的累积不容忽视。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首先,国际经济的失衡风险在加大。目前国际经济经常账户赤字国与盈余国的集中度都非常高。石油美元(petrodollar)作为全球盈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剧烈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经济的不稳定性。其次,流动性泛滥。去年美联储六次加息,然而市场流动性不减。原因是全球实际利率正处于历史最低点。这意味着央行通过利率政策来调整货币存量开始力不从心,市场发挥的作用反而更大。再次,资源问题。回顾过去150年的能源价格变化,资源的实际价格其实是降低的。但在20世纪初波动最为剧烈,原因在于欧洲的制造业那个时候正在向美国转移。目前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向亚洲转移,可以预测能源价格的变化将更为剧烈。第四,全球收入分配问题。两极分化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在过去十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几乎没有变化,原因在于劳动力回报率相对于资本回报率很小,而资本市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使财富集中度大幅上升。再次,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对国际经济形式及金融系统风险进行了补充。他认为全球化所引起的技术进步可以为转移金融风险提供帮助;世界经济进入稳定期有利于中国的出口,而这是贸易中最重要的方面,因此中国的贸易形势仍然比较乐观;人民币升值应从以美元为基准逐渐转移到以新兴市场为参照;全球流动性问题的根源在于全球通胀率较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

    有关国际环境中的就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认为国内的就业问题要处理好与落后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改革对落后国家的经济援助体制。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落后国家的援助项目都完全由本国公民参与完成,这在长期显然是不合适的;其次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也需要我们完善相应得国内制度建设。国内企业在走出去之后经常会面临不适应当地雇佣制度的现象,例如联想在欧盟劳工标准上遇到的尴尬。  

 

 

       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而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则指出未富先大是中国目前最明显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原来经济旧的模式需要进行改进,这在不同的时期处理方法是有不同的。首先,在短期内,贸易摩擦是主要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上需要因势利导,而不能古板行事。以美国为例,如果中国的企业积极向美国国内存在竞争行业的州区投资,提高当地就业及税收,我们所面临的贸易问题与压力要下降很多。而后在中期,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应该具备战略眼光。以外汇储备为例,合理运用外汇可以缓解国际问题,并且造福国内企业。如果用部分外汇购买大型能源公司的股份,一方面可以建立能源储备,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国际的管理方法。而在长期中我们的目的是成为世界的第三级,承担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桥梁作用,这正是中国的国际作用所在。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

    其后,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从国际关系,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以及内部均衡三个角度对整体经济进行了精妙的诠释。在国际关系上,以中国援建安哥拉从而导致安哥拉模式的产生说明进行并开拓南南合作的新路子对中国非常重要。在wto的影响方面,张所长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目前针对94、95年经济壁垒的研究并未发现有明显的贸易壁垒的存在,这意味着当时的经济可能在事实上已经比较开放。第二,中国进入wto所面临的问题可能现在才刚刚开始。在内部均衡方面,张认为相对价格的扭曲与开放的矛盾是失衡的主要原因。

    bimba mba美方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杨壮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围绕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向国外投资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佛教中的和谐有三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微观层面的企业领导者面临的和谐发展问题也关乎这三方面的内容。”杨教授指出,出去之后的管理者的和谐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

   

 

    bimba mba美方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杨壮

     第一,扁平的世界并非完全扁平。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还仅仅停留在信息扁平的阶段,在很多方面例如贸易壁垒以及地缘政治都说明世界并非完全扁平的。这些方面的非扁平化对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第二,文化方面的差异。国内的企业家在出去之后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是不了解当地的文化特别是工作文化,例如法国人周末从不工作,这给国内企业家造成了相当的迷惑。第三,国际蓝海视野与中国红海现实的矛盾。强强联合的蓝海战略在国内鲜有和者,这样造成了国外大公司纷纷联合而国内的公司却不断恶性竞争的局面。对国内企业来说,合作共赢的观念与经验非常短缺。第四,国内公司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文化在短期市场压力与长期战略发展这一矛盾上的处理方式上缺乏科学的考量。在市场形势较好的时期公司莺歌燕舞,一旦情势突变,大量裁员对公司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最后,领军人物的国际化理念及人文需求亟需提升,以在国际舞台上与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对话。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武常岐

    紧接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武常岐向观众介绍并分析了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概况。武教授认为,中国国内企业海外投资需要综合考虑。从原因上来看,国内的资源行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并没有明晰的思路:产能过剩并非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原因,因为走出去并不能缓解产能过剩;而因为产权制度不合理走出国门的说法也欠说服力。从实际来看,国内行业走出去,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教训。综合多方面的考虑,到目前为止一个可能的结论是国内企业的国外扩展面对发达国家还不太成熟,而在落后国家的结果还是差强人意的。

     

下半场:发展与和谐所具备的国内基础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

    “我在国外的时候经常有的一个感觉是国外的中国热一浪高过一浪。在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开始高度期望的同时,可以说我们的经济面临空前的挑战。而空前的挑战也意味着空前的机遇。”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主持了本次圆桌会议下半场有关和谐发展面临的国内问题的探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第一个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课题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进行了介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贾认为,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经验可循的。如澳大利亚,在联邦一级由非盈利的委员会负责分配转移支付。在教育方面,澳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与地广人稀的牧场与沙漠的教育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在牧场等地由于人员过度分散,需要建立移动的教育结构并且定期更换教育人员,成本远高于一般的城市教育。而有效的平衡二者,使得人人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是转移支付的目标。以“义务教育08年全免费”看,就中国而言,基本公共服务政策面临资金、管理以及操作三方面的问题。在资金方面,以拉萨为例,资金缺口达到60亿,由于拉萨的财政几乎是由中央包办的,即使中央拨款,这个空间也不可能达到60亿。在管理机制方面,国际的政策有两种方法保证政策的执行,一个是乡镇政府履行到位的软性行政命令;另一个是将基本公共服务外报,政府买单。前一个方面是无效率的,而后一个方面需要长时间的试验。在操作方面,决策机制例如投票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

    “按照我们现在的增长速度,2020年我国要远超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而达到7000美元。”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表示了相当的乐观。“然而大好局势下仍然显示出一些问题。”首先是资金的过度储蓄。今年年底我国居民储蓄总额将达到34万亿,这使得资金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然而储蓄率并没有降低的迹象,同时双剩余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合在一起无疑会增强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其次是过度投资引起的产能过剩,中国产能过剩的原罪并非消费不足而在于投资过剩,大量的生产能力过剩压迫出口增长,而这些本不应出口的商品往往都是一些以伤害环境为代价获得的,有得不偿失之虞。再次,制度不完善使得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90年至今,高收入者掌握的财富无论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远高于低收入者,然而低收入者收入增加100元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高于高收入者,从刺激消费这一方面来看,让低收入者能够充分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非常有必要。最后马提出渐进式的改革应该与突破式的改革方式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

    在产业结构方面,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认为要从两方面认识该问题。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转换。中国要想实现由大变强,现在的支撑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但真正有力的支撑需要产业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其次是产业地域转化。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现在已经开始逐渐消失,然而内陆省份的比较优势几乎没有被发掘,如果我们抓住机会,将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这对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无疑居功至伟。另外,在城市化改造上,王认为国内的城市化是不科学的,中国的郊区化是穷人的郊区化,它并没有像国外的郊区化一样缓解了交通压力,相反却使得交通问题更为严重,这需要引起城市化决策者们的注意。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平新乔

     教授平新乔就金融及财政领域在近期面临的一些问题向大家介绍了他所关注的问题。首先,巴塞尔协议ii允许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资本充足率,这使得中国在考虑是否引入巴塞尔协议时需要考虑政策效力方面可能出现的变化。其次,国内商业银行在高端客户市场上的竞争意识很弱,到目前为止高端市场几乎已经被国外银行瓜分。然而国有银行无论是服务态度还是服务质量都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次,财政方面税收制度需要改进。目前税收的70%来自于企业,虽然个人所得税的占比越来越大,然而目前税收结构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

        针对我国的出口是否过多的问题,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姚洋教授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产生了争议。姚教授认为出口并非如表面一样过多。中国制造业的制造能力很强,劳动力成本低是出口量不断增加的根本要素。但在度量出口是否过多上面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从就业来看,出口大力缓解了国内的就业问题,并且出口惠及的正是低收入者。从这角度来看出口并未“过多。”其外,以广东为例,20多年的发展观察中发现本地的技术出口呈现v字型变动,即本地技术的出口占比在改革开放伊始是降低的,但在今年逐渐升高。这意味着广东已经逐渐完成了进口替代,有借鉴意义。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

    然而周却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指出目前产业结构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需要以终端需求结构为依据,如果二者是相符的,产业结构的改革才算最终完成。终端需求不外乎消费品,建设品以及出口品。目前出口在消费行业中的数量高于国内的消费,这就是出口过多的证据。虽然贸易条件形势喜人,我们还是需要向发达国家取经。以出口为例,我们的比较优势在于人力成本很低而非人才效率高、环境成本很低而非工业技术发达,因此还有很长路要走。其次,我们的制造能力很强,核心技术却很弱,这在将来会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最后,在能源部门方面,国家的税制设置存在很大的问题。

    林毅夫教授对这一争议有着自己的看法。“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中国目前的和谐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在于穷人这一群体的问题无法解决。在处理贫富不均的问题上向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二重分配的方法,通过更积极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来补贴穷人;另外一种是在第一次分配上就让穷人享受到好处。二次分配是必要的,弱势群体需要其关注,然而二次分配应该作为后一种方法的补充,第一次分配就解决问题当然是最有效的。穷人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其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劳动力,这恰恰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因此让穷人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富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鼓励出口。然而目前这一原则并未被严格执行,例如资源或重工业企业,原来国家低税收或压低资源价格的政策在于支持国企,现在私人进入之后仍然享受这种优惠,这是有失合理的。符合比较优势的出口型企业在国家多年支持而不重视的政策下,中小企业难于贷款,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拉平贫富差异,大企业即使成本过高也可以在国家的补贴下不断出口,从这个层次上来说,出口并未过大。由此可见,改革不到位,是很多问题的根源。

 

尾   

    在众位专家学者联手过招的同时,会议不知不觉接近了尾声。接近五个小时的时间里专家们思想的激荡与共鸣让整个会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年的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其精彩所在是汇集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探讨,实现与更多关注中国发展的人士分享他们看到的美好前景;其特色创新是网络、平面媒体和顶尖经济研究机构的合作,从而为更多热心中国改革事业的人士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本届经济展望论坛虽然结束了,对中国经济的研究与探讨将继续进行下去。

    “和谐与发展”圆桌讨论会暨《展望中国2007》新书发布会,既是对本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的一个总结,也是对2007年的一个展望。主办方希望,“中国经济展望论坛”这种活动形式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改革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为广大热心中国未来发展的人士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