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润管理】宫玉振:四渡赤水—那些伟大决策背后的试错与学习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宫玉振

【朗润管理】宫玉振:四渡赤水—那些伟大决策背后的试错与学习


相关附件:
  • 宫玉振
  • 照片为宫玉振教授与bimba学员在“四渡赤水”战略体验课程的合影。宫玉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bimba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四 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毛泽东曾经说此役是他军事指挥生涯中的“得意之笔”,《长征组歌》中也唱道“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然而, 当我们今天还原这一战役的过程时会发现,四渡赤水并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而是根据形势和环境的演变,不断调整行动方向的结果。

    1935 年1月19日,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从遵义出发,兵分三路,向土城、赤水一带进军,准备北上打下赤水县城,渡过赤水河,尔后在泸州渡过长江,到四川会合 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建立新根据地。然而在北上的过程中,一军团与南下的川军遭遇并失利,没能迅速打下赤水县城。打开北进通道的计划没有实现,接 下来三、五军团在土城打掉尾随川军的计划也未能成功。红军因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西渡赤水 河,进入川南的古蔺地区,准备执行遵义会议期间确定的第二方案,即在宜宾上游渡过金沙江。然而红军渡过赤水河后,再次遭到川军优势兵力的截击。显然川军已 经加强了长江沿线的防御,在宜宾上游渡过金沙江的方案也不可能实现。为此中央决定迅速脱离川敌,向四川和云南交界的扎西集中。

    1935 年2月10日,扎西会议召开。毛泽东根据国民党认为红军还会寻求北渡长江的错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出敌不意,回师东进,再渡赤水,向国民党兵力空虚 的黔北地区进攻,以掌握主动,开展战局。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提议,红军随即兵分两路,于2月19日至21日二渡赤水河,随后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击溃 黔军的8个团,外加中央军的两个师,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然而形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遵义大捷之后,国 民党再次调动大军,向遵义、鸭溪一带压了过来,进而又对红军形成包围之势。为了打破僵局,中央决定挥师西进,向鲁班场的中央军周浑元部发起主动进攻,以期 打破包围,转移局势,并为红军在黔北站住脚、进而控制贵州打下基础。然而鲁班场之战红军迟迟未能有所进展,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军队却已经到了红军的后方。在 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放弃攻打鲁班场,以避免陷入更大的困境。

    鲁班场之战未达成战役目的,却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 果,就是进一步吸引了国民党的主力西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形成了一个大胆设想,即从茅台三渡赤水河,进行全军佯动,将国民党主力进一步引向川南, 尔后再出其不意,四渡赤水,折返贵州,以摆脱国民党军队。于是,红军于3月16日在茅台三渡赤水,并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伪装主力进攻古蔺,诱敌向西,主力却 突然折向东北,于3月21日四渡赤水河,随即掉头南下,突破乌江,兵临贵阳,进到清水江西岸,做出大军即将东渡的姿态。国民党调动大军向东追击,红军却又 突然急转向南,在贵阳和龙里之间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线,随即甩开大步,以一天120里的速度向国民党兵力空虚的云南急进,直逼昆明,尔后趁金沙江两岸国民 党兵力空虚之际,北渡金沙江,最终突出重围,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为与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师创造了条件。

    今天看来,四渡赤水的过程,就是红军不断地在机动中寻找北上机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试错与学习的过程。红军一渡赤水时并没想到要二渡赤水,二渡赤水时也没 想到会三渡赤水。然而正是在借鉴一渡和二渡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最终形成了通过三渡和四渡相结合,来调动敌人、摆脱追敌的方案。如果说一渡、二渡更多的是 对形势的被动适应,那么三渡和四渡就是通过主动的行为来引导和塑造形势了。

    商业领域中许多非常成功的战略最早也往往 是试错和学习的结果。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本田摩托进军美国市场时,曾对美国市场的特点进行过分析,结论是美国人的消费习惯是“更大、更奢 华”,据此本田制定了以重型摩托车为主打产品的销售计划。没想到的是,本田的销售业绩非常糟糕。就在这时,本田销售人员自己在大街上跑来跑去时所骑的轻型 摩托车却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本田随即接到了著名连锁超市西尔斯的求货电话。一开始本田十分犹豫,担心轻型摩托车的销售会伤害公司在重型摩托车市场的形 象。然而在重型摩托车打不开市场的情况下,本田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推出轻型摩托车。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轻型摩托车在美国大受欢迎。本田顺势而为,围绕轻 型摩托车做文章,推出了一系列的营销手段。结果到1964年的时候,美国市场上每卖出两辆摩托车,就有一辆是本田摩托。

    《孙子兵法》曾用水来揭示用兵之道的本质:“夫兵形像水。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水的特质就在 于它的灵动性,在于它可以随地形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水流如此,决策也是如此。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商场上,环境都是战略最大的变量。而人的理性与 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面前,没有谁对大势理解到位,没有谁会事先看清所有的过程和细节,现实中的决策与行动也就往往不可能纯粹是事先 计划的产物。普鲁士的元帅老毛奇有一句名言:“在遭遇敌人的时候,没有任何计划能够保持一成不变。”大的机会与方向,往往是在不断的试探与行动过程中逐渐 明晰起来。因此,决策者更需要依赖于对环境的顺应和对未来的前瞻,而不是依靠此前的计划来取胜。保持行动与策略的弹性,保持选择的开放性,保持心智的流动 性,保持对挫折的承受力,保持对未来的洞察力,在不断的试错与学习中理解大势的本质,而一旦机会出现,即果断地在选定的方向上投入强大的资源,从而取得长 驱直入的突破,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驾驭变化的环境。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