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锋:一带一路处理好大国关系是难点 中美应合作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卢锋

卢锋:一带一路处理好大国关系是难点 中美应合作


相关附件:
  • 卢峰163_副本
  • 2015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中国经济新风口”,经济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在会上表示,“一带一路”有三重含义:第一重是经济外交的新战略,第二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战略,第三重是中国国内经济结构 调整的新战略。“一带一路”尽管很宏伟,尽管初步的成效非常的彰显,但是稍做思考就理解这里面存在重大的风险和困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困难的焦点就是怎 么处理大国的关系。

     

    卢峰163

     

    卢锋表示,实际上美国在中亚和南亚,甚至比我们更早的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样一个战略。比较一下,中国的“一带一路”跟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它们既有竞争的因素,也有合作互补的因素。

    中美新丝路战略具有深刻的差异,中国的总体战略应该更有效,但是二者实际上是存在一种互补性的和一种合作的选项。中美两国其实有可能探讨“一带一路”跟新丝 路倡议战略进行合作的,如果把这样一种合作的议程纳入到中美合作的整体的框架中,变成中美经济对话的一个常态性的务实合作的项目,我想对于区域的发展,对 于中国“一带一路”更加平顺的实施,甚至对于建设中美新型大国的这样一个关系,我想都是一件积极有益的事情。

    以下为演讲全文:

    非常感谢网易的邀请,刚才庄主席、龙部长的演讲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这周在外面调研,后来主办方提示我最好准备一个ppt。我后来就按照这个意思,因为在外面调研,所以也来不及细致的准备,有很多英文的资料也没有来得及翻译,内容也准备的太多。

    标题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其中一个副标题是美国也有一个类似的发展区域战略,叫“新丝绸之路倡议”做一个比较。

    前面三个问题我把标题和思路向大家稍微做一点介绍和分享,我想着重的利用10分钟时间讲一个跟美国新丝绸之路的比较,也正好呼应了一下刚才龙部长讲到的“一带一路”的战略实际上是中国倡导的要建立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这样一个重大的举措。

    全球,当然美国是围绕着过去的大国关系,美国由于从竞争的角度对亚投行的成功,对“一带一路”更多的是保有消极的博弈角度来解读。就这个问题我们正在做一点 研究,我们就觉得实际上美国也在中亚和南亚地区实施和推行所谓新丝绸之路战略。这跟中国的“一带一路”当然会有一些比较,甚至有一些竞争的因素,但客观上 也存在合作的交集。我想利用今天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中美即便是在“一带一路”的问题上,实际上也存在合作的选项。我想按照这个思路来介绍。

    四个内容,首先亚投行的冲击实际上折射出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性。为什么亚投行能有这么大的影响,美国的权威人士有这么高的评价,就是因为有“一带一路” 的背景在这。“一带一路”到底是怎么回事?3月底国家三部委,受国务院委托发布的远景和行动规划中已经做了全面的阐述。什么叫“一带”,什么叫“一路”, 我想文件讲的很清楚了,甚至网络上也对此做了很好的表述。它的基本的理念和方针,包括六大经济走廊,张高丽副总理主持的会议上都做了一些具体的部署。

    “一 带一路”推行的时间我个人理解是从习近平主席就任主席第一次重大的外事活动以来,他就提出了我个人理解的“一带一路”的核心思想。到9、10月份访问中亚 和东南亚的时候,就把这样一个思想给予了一个明确的概念。中间有很多的事情,我们研究小组也是在动态的梳理这件事,一直到上个月29号签署了亚投行的章 程,也就是它的协议,并且我们推荐了中方的行长候选人。实际上2年的时间,中国倡导的这样一个战后最大的国际发展的行动规划就应该全面的铺开了,进入了全 面实施阶段。

    “一带一路”有三重含义:第一重是经济外交的新战略,第二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战略,第三重是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战略。 为什么中国做这件事情能够登高一呼,获得大家普遍的响应,我想这是因为中国背后有一些特殊的条件。我的概括是中国在生产能力上,还有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和 中国创造。从开放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中国储蓄,我们有大规模的国民储蓄。最后归结到我要讲的“一带一路”尽管很宏伟,尽管初步的成效非常的彰显,但是稍 做思考就理解这里面存在重大的风险和困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困难的焦点就是怎么处理大国的关系。

    怎么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就是非常重要的棘 手的问题。美国从竞争的角度,他对亚投行、“一带一路”还是从博弈竞争的角度考虑比较多,所以一般的理解“一带一路”是中国跟美国在较劲。实际上美国在中 亚和南亚,甚至比我们更早的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样一个战略。比较一下,中国的“一带一路”跟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它们既有竞争的因素,也有合作互 补的因素。美国新丝绸之路倡议了几年,他的内容和成绩跟中国“一带一路”进行比较,最后我提出一个观点,中美即便在这一个领域,大家都认为是竞争的领域, 也是应该选择合作这个选项。

    美国的新丝路战略是在2011年由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提出来的。她说美国对中亚国家,特别是阿富汗以及其他中亚 国家和南亚国家今后所有的经济外交战略,都要用新丝路倡议这样一个概念去表述它。也就是说实际上2001年美国就明确的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战略,甚至这个名 词的提出比我们还要早一段时间。主要的抓手,实施这个战略了抓手主要是通过亚投行。亚投行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开始实施一个规划,这个规划叫中亚区域经济合 作。在中亚和南亚地区进行一些经济协调、开发、合作的工作。

    美国到2011年以后通过双边关系也投资了这一区域的一些具体规划,但主要是通 过亚投行来实施他的规划。做了不少的工作,包括阿富汗的第一条铁路,很短,只有76公里。总的来讲,2001年到2010年,这个项目一共投资了150 亿,这些项目有的完成了,有的还是实施的阶段。可见他很重视。到2011年以后他就制定了下一个十年规划,98%的项目都是集中在交通和能源这样一个领 域,七成以上预计是在十年的后半期。美国国务卿助理对这一个项目,有大量的资料说明美国政府对这样一个战略,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期待,也给了很 多的具体的指导性的意见。

    比如说跟巴基斯坦的合作,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我们从资料中找到了一些案例,可见进入新世纪以后,即便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带一路”战略这样一个概念,实际上我们跟这些国家的合作也已经非常的广泛和非常的活跃了。

    新十年的规划主要有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一个是贸易的扩张,一个是增加竞争力,下面有七、八个优先的领域,98%都是在基础设施,主要是在交通和能源这两个领 域。针对美国的新丝都基金我们写了一篇论文。中国跟这些国家由于地缘的因素,以及中国友好的经济外交的传统的战略一直很活跃,特别是到新世纪以后,这样一 个互补性的合作就更加多了。

    “一带一路”战略2年多以前提出以后,实际上在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合作空前活跃。我们收集了几个国家合作的规模的 数据,即便在最近2年我们跟这些国家公开报道的合作数据至少不少于接近850亿美元。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搞了十年才有150亿美元,所以我前面讲为什么中国 能做成这件事情,说白了就是我们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储蓄量,国内需要消耗绝大部分,但是有相当的比例,有3—5个百分点的比例,也就是好几千亿美元需要到 国外配置。我们过去配置的是国外的金融资产,像美国的国债,今后我们要转移。这次是大规模的介入的情况。

    比较一下这两个战略,有几个结论:

    第一,两个国家都有跟这些国家合作发展的传统,但是由于中国的地缘条件,由于我们经济的互补性,所以我们跟这些国家经济一体化介入的程度是美国没办法相比的。

    第二,美国甚至比中国还更早的在形式上制定了新丝路倡议的战略,但是中国整个的战略实施的性、广泛性、深入性以及它的影响的程度也是美国没法比的。

    第三,中国在过去更多是通过一种“硬件”的合作,基础设施的建造,包括重要产能的合作这样一些方式来合作,今后中国会更多的是制度性的合作。其中重要的一项 就是政策的沟通,过去美国在软件方面、制度的协同方面、创造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制度的推进方面,应该说还是有他的一些擅长的地方和特点。

    第四,美国主要是通过区域多边合作的框架来实施他的目标,中国过去主要是双边的,今后有了投行以后可以更多的通过亚投行这样一个区域的机构来实施我们战略。

    第五,中国重视的程度是美国根本没有办法比较的。我的助手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过去的2年中,中国的元首习近平主席和美国的总统奥巴马总统,他们两个到这 一个区域上访问的次数和时间,中国领导人至少访问了4次,奥巴马仅仅访问了1次。中国领导人访问的时间算起来应该有十几天,可能有好几百个小时,奥巴马只 有4个小时。

    所以结论就是中美新丝路战略具有深刻的差异,中国的总体战略应该更有效,但是二者实际上是存在一种互补性的和一种合作的选项。 中美两国其实有可能探讨“一带一路”跟新丝路倡议战略进行合作的,如果把这样一种合作的议程纳入到中美合作的整体的框架中,变成中美经济对话的一个常态性 的务实合作的项目,我想对于区域的发展,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更加平顺的实施,甚至对于建设中美新型大国的这样一个关系,我想都是一件积极有益的事情。谢谢大家!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