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对nicholas lardy“民进国退”论的三点质疑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张维迎

张维迎:对nicholas lardy“民进国退”论的三点质疑


相关附件:
  • 张维迎1_副本
  • 张维迎1

    题记:2014年9月18日,作为“朗润•格政”系列活动之一,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nicholas r. lardy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师生们做了题为“民进国退——中国私营企业的崛起”的讲座。nicholas r. lardy认为“国进民退”没有有力的证据,这个时期出现的是“民进国退”,是中国私营企业的崛起。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现场做了点评。他表示:同意lardy研究员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结论,即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力量和私营经济的兴起;通过进一步在上游领域破除垄断,发展现代商务服务业,中国将继续保持相对高速的经济增长。价格改革的转折点是1985年,在此之前政府试图通过调整价格来让价格更合理,在此之后则放开价格,实行价格双轨制;国企改革的转折点是1992年,在此之前政府试图通过引入自主经营、奖金、利润分享等机制来提高国企的经营效率。但是,他对lardy研究员的其它结论有所保留。

    以下为其发言概要:

    首先,国际比较时所用的数据不一定可比。比如什么是政府雇员?据我所知,法国的政府雇员就包括了国企雇员。中国的数据是否也包括了?此外,中国还有很多事业单位,比如大学。中国大陆绝大多数大学都是国有的,大学雇员算不上政府雇员的一部分?中国政府的雇员有不同的类别,既有正式工,也有临时工,后者是否也纳入统计了?以我家乡为例,大街上10个警察里面,可能只有一个正式工。中国城市化率只有50%。在农村地区,政府权力很大,但政府雇员不多。与政府雇员数据类似的问题是政府收入。公共福利系统的大小对于政府收入所占gdp比重影响很大。不少西方国家的政府收入包括公共福利系统的收入。这些问题对于衡量政府的地位和影响都很重要。

    其次,政府的主导性和行业垄断程度不一定得到了准确衡量。政府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很多方面体现,中国国家元首的权力要比美国奥巴马总统大很多。关于行业垄断程度,企业数量和集中度并不是好的指标,最重要的是行业准入是否自由。即便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行业集中度也是低于西方国家的。

    最后,在胡温时期,整个中国实际上出现的是“国进民退”。一个标志是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在1990年代和本世纪初期,大学生并不太想去政府工作,但在胡温时期,公务员考试变得炙手可热。在胡温时期,市场准入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变得更难了,产业政策也更多了,很多事情包括价格调整都需要政府批准。浙江、广东等地原来是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主导,在胡温时期转向吸引国企投资。(王庆涛整理,唐杰修订

    张维迎2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