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任教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双学位

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任教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相关附件:
  • 林老师致谢
  • 0z0a0150

    2017年,正值林毅夫教授回国任教30周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于2017年5月12-13日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任教3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以学术论文报告、主题圆桌研讨的形式进行,来自两岸三地的经济学学者400余人参加了会议,来自五湖四海的经济学家送来祝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从美洲发来祝贺视频,非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孟加博士从非洲发来祝贺视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郜若素教授从澳洲送来祝贺。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经济学学者以及林毅夫教授的学生们回顾了林毅夫教授从教30年来在经济学研究、经济学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所做出的贡献、探讨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脉络和学术成果。两天的会议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现场的气氛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掌声雷动;时而潸然泪下,在谈论起与林老师的轶事时总有道不完的回忆。5月12日为大会,5月13日为分论坛,分论坛围绕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拓展与深化,包含三场主题演讲、三个分会场33篇专题报告。

    2017年5月12日上午

    嘉宾致辞

    5月12日上午,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陈锡文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以及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郑国汉教授代表各位嘉宾致辞,致辞环节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胡大源教授主持。

    0z0a0499

    郝平教授回顾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研究与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提出希望年轻一代北大人学习林毅夫教授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严谨学风,学习他不忘初心、报效祖国的深切情怀,学习他孜孜不倦、培养英才的执着努力,要像林教授那样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正道而行,勇于担当,知行合一。

    0z0a0311

    蔡昉教授从三个角度对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发表看法,认为第一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第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有益创新,提供了中国智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第三认为林毅夫教授是最能够称为“努力实践”的中国学者,所做研究和努力让人联想到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0z0a0376

    陈锡文主任指出林毅夫教授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那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不多见的有家国情怀,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一以贯之”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

    0z0a0479

    姚洋教授以三种身份谈了对林毅夫教授的感受,第一种身份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创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坚持“教授治院”的方针,是最宝贵的学院文化。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到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学家能够解决的问题,应该结合其他学科力量一起研究,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定。第二种身份是学生,在与林毅夫教授交往的30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还是对学术的执着。第三种身份是同事,不知不觉间做同事已经20年,林毅夫教授的勤奋、对现实的思考、政策建议、理论创新,都来源于中国的实践,而不是照搬西方书本上的知识,这是对做经济学研究最大的启示。姚洋教授同时代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代表林毅夫教授第一批学生,祝愿林毅夫教授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建设和发展上取得更大更辉煌成就。

    0z0a0508

    郑国汉教授谈到林毅夫教授学术研究成果沛然,多次在领先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令人佩服。1994年出版的《中国的奇迹》翻译成多国语言,最近十年来出版多本英文和中文专著,大部分都是由世界顶级大学出版。林毅夫教授把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经验通过著作、演讲,世界银行和南南学院系统性的介绍给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经济学理论在全球范围发挥软实力的好例子。

    0z0a0606

    国务院参事、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杜鹰发来贺信,对林毅夫教授刻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硕果累累的学术成果表示感佩,并祝贺林毅夫教授梦想成真。

    林毅夫教授主题演讲

    0z0a0117

    随后,林毅夫教授就“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与创新”发表了主旨演讲。林毅夫教授首先指出中国经济学界应该扬弃“西天取经”的想法,扬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创新,中国经济学界创新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国的经验与现象,新的理论来自新的现象,过去的理论往往解释不了新的现象,理论创新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与经验,深刻研究中国现象,从中抽丝剥茧发现规律。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马克思唯物主义讲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总结社会进步的基本道理,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只有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研究成果才能与世界经济学界交流、沟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有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转型升级是内生的,要符合其要素禀赋结构,要从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向资本比较密集的产业升级,就要改变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要素禀赋结构。最后林毅夫教授谈到要实现“知成一体”,觉得“知行合一”是不够的,因为社会科学家的“知”到“行”不能达到果、不能成,同时指出社会科学家的责任是“唯成乃真知”,提出的理论只有在指导实践取得预期的成果,这样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因而提出“知成一体”。并且最后用四句话来总结,“因行获知”任何理论都是来自于现象,现象是行动的结果,因为有这些“行”,可以得到“知”;“用知践行”,知识分子获得知识的目的是要在实践上指导行为,但是“行”本身不是目的,“成”才是目的,所以要“以成证知”,按照这个理论指导去做能成功的,才能证明你的认识是对的,最后“知成一体”。中国是最大的经济体,又是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应该有自信和自觉来挖掘中国的经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提出一套新的理论。用这套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同时也可以帮助跟我们一样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让他们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让他们实现跟我们一样的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想境界。

    林毅夫教授主旨发言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周皓教授分别做了点评。

    0z0a0639

    点评嘉宾

    张军教授谈到新结构经济理论的构想具有远大的目标,不仅要拓展现有的研究范式,而且要建立一套关于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新理论。史晋川教授认为林毅夫教授回国的30年,从事的研究、学术的视野、本土化的意识、丰硕的研究成果,都是对中国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的激励,树立了一个榜样,敦促中国经济学研究立足本土,走向国际。周皓教授指出中国金融研究的方面存在着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目前的金融学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指用中国的例子来做金融研究,中级阶段是研究中国的金融问题,或者说带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研究,高级阶段才是做具有中国范式的金融研究,希望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金融研究能够从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与清华五道口金融研究院合作成立“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就是要把中国金融经济学的研究从初级阶段推向高级阶段。

    0z0a0156

    卢锋教授从四个方面回顾了林毅夫教授新结构经济学自主原创理论体系成功的原因,认为第一是历史的背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这样大的时代背景造就了林毅夫这样有家国情怀的经济学家;第二是林毅夫教授承载的学术发展历程,卢锋教授指出林毅夫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成型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的思考探索,包括1985年开始做农村改革的研究,博士论文是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经典文献,以及80年代中期做的很多工作;第二个阶段是初步形成框架,以《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的出版、增订版与再版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从九十年代后期到去世界银行履职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等书的出版,提出了“自生能力”这一重要概念,从而把对中国经验的思考上升到抽象理论的高度。最后阶段是进一步提升,是到世界银行工作、到非洲大量考察研究之后,出版了一系列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新结构经济学》、《繁荣的求索》、《从西潮到东风》等。第三是研究方法方面,林毅夫教授善于概括研究重大的问题,而不是一些简单问题,对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比较优势的研究都是大问题,并且重视方法论,善于把经济现象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第四是林毅夫教授有非常人可比的热情和激情,谈到经济学理论、研究总是滔滔不绝,兴致勃勃,激情四射。

    0z0a0278

    黄益平教授最后特别带来了郜若素教授从澳大利亚送来的祝福,并带来郜若素教授在《澳大利亚经济评论》上发表的对林毅夫教授观点的评论文章。

    0z0a0371

    2017年5月12日下午

    下午分论坛现场

    5月12日下午的四个分论坛群星闪耀,妙语连珠,共有来自学界和政策研究界的20余名专家学者和林毅夫教授不同时期的学生就“林毅夫教授与经济学研究”、“林毅夫教授与改革发展政策”、以及“林毅夫教授与经济学教育”等主题抒胸臆、忆往昔、望未来。

    c11a1510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雷鼎鸣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张晓波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一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韦森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王珺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刘守英教授、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黄凯南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平新乔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台湾高雄大学经济系蔡颖义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鞠建东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陈斌开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孙希芳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候选人沈仲凯做精彩发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徐佳君助理教授、学术副主任王勇副教授、办公室主任陈曦博士主持分论坛。

    c11a1695

    c11a2109

    答谢环节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主持,周其仁教授总结说,企业家里有一句话,伟大是熬出来的,没有长时间的向一个方向的努力,很难留下任何痕迹。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是自己也讲不清楚,就不是那么认真了,无非是谋生手段中的一种,随波逐流,适者生存。第二种是自己当真,遇到当真的人也当真,遇不到就算了。第三种是自己当真,遇到当真的人当真,遇到不当真的人也当真,他始终相信再不当真的人心里也有一个当真的火苗,你只要认真的持之以恒、苦口婆心坚持着去点这个火,一定会让这个世界变得认真起来。我认识林毅夫教授好多年了,他就是第三种态度的人。他没有认为这个世界有谁不当真的,再不当真,遇到他,他一样当真的来来回回的讲,一以贯之,认真到底,当真到底,这就是最值得我们在座的各位好好学习的地方。最后,如果30年后再开研讨会,大家一定来!

    最后分论坛在林毅夫教授动情的答谢辞中落下帷幕。

    c11a2180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