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锋:粮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校友新闻

卢锋:粮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粮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粮食实际价格达到1995年的高水平可能性不大
卢锋
中国财经报 2007-11-20 09:18:35

  由于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我国长期粮食安全保障程度显著提高,过去以绝对短缺和匮乏为特征的传统粮食安全问题已发生实质改变。但在短期内,粮食价格走势仍存在相当不确定性:小麦主产国对国际麦价的反应、我国小麦出口前景、我国粮食库存实际规模大小、石油价格走势等因素都会对粮食供求关系造成影响,对短期和中期粮价走势产生不确定性。笔者倾向于认为,如果货币供应与宏观总需求增长不失控,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粮价全面猛涨并把我国通胀率拉高到两位数的可能性很小。

  讨论粮价走势应基于两点考虑:肉价上涨是今年新一轮cpi走高的结构性原因,虽然在价格调节以及政策作用下,肉价已稳中有降,然而粮价会不会上升并进一步推高cpi?另外,如果说目前粮价仍处于周期性上升阶段,它是否同时意味着我国粮食供求转而进入长期相对紧张状态?

  我国粮食产量在过去三年持续增长,到2006年达到4.97亿吨,三年累计增幅超过15%。今年早稻产量仍然增长,秋播面积也略有增长,粮食产量有可能再次超过5亿吨。不同粮食品种产量变化差异很大,基本特点是稻谷、小麦增长幅度较小,玉米和大豆这些饲料粮增长幅度较大。

  近年粮食净进口持续增长,2005年超过2000万吨,2006年第一次超过2500万吨即500亿斤,达到消费量的5%以上。但不同粮食品种贸易平衡方式变化与早年预测形态极为不同。三种主要谷物的净进口这几年持续减少,只有大豆净进口在增加,目前大豆进口已超过国内消费量一半以上。

  今年前八个月数据显示,大豆进口仍在增加。然而由于其他粮食净出口减少,粮食总净进口减少了20%。这涉及宏观经济形势和粮食净进口关系问题。一种解读思路是:中国需要进口较多粮食,但是由于某种因素,比如国外粮食价高或者国内汇率低估,实际净进口粮食较少,粮食净进口的减少会对国内粮价产生影响。

  1980年到2006年间,我国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了8-9倍,粮食消费量增长不到20%,人均收入增长对粮食消费量增长带动作用较小。但是不同粮食品种差别很大,2006年大豆人均消费量是1980年的4倍,其他三种粮食人均消费量在20多年增长很有限,其中大米还略有减少。结合人口专家关于我国人口峰值调整估计,我国粮食总消费需求峰值可能在5.5-6.0亿吨区间,显著低于早先预测7亿甚至7.5亿吨。

  即便粮食供求增量变动大体平衡并且长期供求关系不存在问题,如果库存需求因为周期因素增长很快,也会带来价格上涨压力。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规模偏小,补充库存带来的需求增长压力就比较大。

  此外,我国农户持有大量粮食库存。笔者从不同渠道收集数据显示,农户人均粮食库存量从1978年128公斤上升到1998年每年662公斤,但是最近几年农户人均粮食库存下降,2005年下降到535公斤。发改委对2006年4月1日-2007年4月1日农户粮食库存进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户户均库存减少20公斤左右,减幅约为1.8%。

  我国市场粮价在1995年达到高峰后持续下跌,到2003年底才开始反弹,2005年有所下降,但过去一年多又显著上涨,目前粮价仍比1995年低。1995年通胀率很高,当时粮价上涨部分具有对反应甚至超调性质。今后如果宏观经济政策能保证总需求不至于像上世纪90年代前中期那样过度增长,那么粮食实际价格达到1995年的高水平可能性不大。

  目前,全世界的粮食库存量是30年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市场粮价出现上涨。而全世界粮食消费结构变化近年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玉米受乙醇汽油需求增长拉动。“其他部分消费(不包括种子和饲料消费)”大幅增长,说明能源价格已经对粮食供求平衡关系造成显著影响。不过从过去半个世纪长期数据来看,石油价格对粮食价格影响相对减弱。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时,实际粮价也在最高点,之后实际粮价走势总的来讲是在走低,对石油价格的反应也在减小,很难想象实际粮价会重新回升到上世纪70年代峰值水平。

  近期粮价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小麦价格在过去几个月时间内涨了将近70%。历史上小麦价格通常相当于大米价格一半,但是目前二者几乎一样高,最重要原因是两个小麦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由于天气干旱和灾害而减产。小麦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原来休耕的土地投入生产,后续反应还有待观察。

  比较我国与国际粮价走势,中外玉米价格比较接近。大米国内价格相对增长较快,加上汇率升值,传统出口优势显著减弱。历史上我国长期进口小麦,然而目前小麦国际价格比国内高六成左右,极为罕见。国内大豆价格远远高于国际价格,目前高出50%左右。大豆进口急剧增长,背后可能存在多方面复杂原因,然而如此高的价差显然是一个基本原因。(作者单位:北大

 



分享到:
网站地图